网站公告: 关于设立农村供水保障问题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的公告
发布日期:2022-10-09 14:14:38

刘艳红同志在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方针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刘艳红

(2022年9月29日)

按照局党组部署,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将学习收获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一简要汇报:

一、对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方针的重要意义有了充分认识

当前,新老水问题相互交织,由地理气候环境决定的水时空分布不均及由此带来的水灾害问题是老的水问题,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带来的新的水问题。老的水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新的水问题又不断涌现,使得水安全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复杂的局面。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治水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水情、水利地位作用、水安全形势、水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方针。该方针准确把握了当前水安全新老问题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深刻回答了水治理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治水应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转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及很强的理论性和指导性。总书记的“十六字”治水方针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着眼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着眼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精辟论述了治水对民族发展和国家兴盛的重要意义,赋予了新时期治水的新内涵、新要求,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治水决心,是做好水利工作的科学指南。

二、对“十六字”治水方针内涵有了初步理解

“节水优先”,是针对我国国情水情,总结世界各国发展教训,着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的关键选择。“节水优先”在“十六字”方针中居于优先地位,在水利工作中节水也应放在优先位置,要首先围绕节水来布局安排水利工作。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杜绝一边加大治水调水、一边随意浪费水的现象出现,要做到技术、管理、规划“齐头并进”,科学施治。

“空间均衡”,是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审视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关系,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路径。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人口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协调。坚持全局一盘棋,做到部门协同、区域协同、产业协同,统筹安排水资源配置。

“系统治理”是解决水问题的重要路径。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彼此联系的有机整体,系统治理就是要求对生态系统中的这些要素协同治理,坚持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五水统筹”。

“两手发力”是要求政府与市场各自发挥其优势,各司其职。从水的公共物品属性出发,运用政府和市场这一对“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实现水治理目标。治水的职责主要还是在政府,既不能缺,更不能软。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加速要素流通。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对职能作用的发挥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作为驻水利局纪检监察组,如何结合纪检监察职能实际,抓好“十六字”治水方针的贯彻落实,需要纪检组认真研究思考。我想应该重点围绕三个方面:一是强化政治监督。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方针,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方针抓好政治监督。二是强化重点工作的监督。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委重大工作部署,贴近监督、跟进监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确保上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三是强化依法依规履职尽责监督。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有授权必须为,以问题为导向,对不认真履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加强监督。

以上是我的学习收获,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