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关于设立农村供水保障问题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的公告
发布日期:2023-07-17 10:45:05

李曙娥同志在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方针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20143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的新时代治水方针,意义重大,要求明确,为新时代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其中,“系统治理”是解决水问题的重要路径。坚持系统治水,就要坚持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五水统筹”。水环境是目标,也是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生态服务功能的前提。水生态是基础,一方面,水是沟通山水林田湖草沙不同要素之间的天然联系,而另一方面,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处理不当,都会反过来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影响水的结构、功能。水资源是水环境、水生态的基本依托,是水治理的“牛鼻子”,没有了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都无从谈起。要科学设定水资源利用的上线,进行水资源总量控制,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在各领域、各行业,以及人类社会需水与生态需水之间合理高效配置水资源。水安全是底线,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面对水质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双重威胁,必须要保证水资源安全、水质安全、饮用水安全,防范洪水灾害。水文化是纽带,水文化是人与水、人与自然情感关系的寄托。要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水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水政水资源处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字治方方针,按照“11469”水利工作要求,多措并举,砥砺前行,统筹地表水、地下水、统筹传统水资源与非传统水资源、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全面推进各类工作进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水安全保障。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距离年底各项工作收官还有三个月时间,今后一个时期重点落实四项工作

一是突出重点,加速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2022年是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收官之年,按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完成压采任务,实现采补平衡,地下水位止降回升。在任务完成方面,督导相关县区进一步加速工程进度,倒排工期,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建设内容,在水位管控方面,坚持定期通报水位变化情况,对纳入省考核通报的69个点位实地现场核查,加大个别点位管控,将降水影响控制在最小影响范围。在评估方面,做好与评估技术单位的沟通对接,及时提供支撑材料,确保顺利通过终期评估和年度评估。

二是集中攻坚,全面完成各类整改工作。我市水利部和省水利厅取水口整改完成率全省排名领先,但从目前看,剩余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指导新入职人员尽快熟悉业务,督导相关县区逐个攻坚,全面完成水利问题整改。针对京津冀水资源政策落实情况存在问题,加强与审计局对接,加大前期审计过程中交办问题整改的督导指导力度,严格标准,确保尽早高质量完成整改。

三是查漏补缺,高质量完成两项重点考核工作。对照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各项指标,逐项进行梳理,责任到人,进一步明确考核标准,考核要求,提早整理完善相关资料,查漏补缺,确保考核取得好成绩。

四是统筹兼顾,全面完成河流地表水水量分配和母亲河复苏工作。按照“立足流域、公平合理、应分尽分”的原则,完成我市滦河、青龙河、陡河、沙河、溯河、蓟运河、还乡河等七条跨县(市、区)河流水量分配工作。在充分保障河湖生态流量(水量)的基础上,将以上河流水量科学合理的分配到各县区、各行业,明确流域地表水可利用水量和相关县区的水量分配份额。同时,按照《河北省“十四五”时期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实施方案》要求,推动母亲河复苏行动方案编制,为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河湖生态复苏提供科学依据。

五是加强监督,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我市非农用水户占比全省最多,从目前统计看,非农用水户已审批4386套取水许可,开展强监管工作点多面广,情况复杂,按照省监督检查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围绕取水许可、计量设施、水量核定、取水用途管控等九方面内容,深入用水户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彻底扭转重审批轻监管局面,全面提升用水户依法规范用水意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地下水取水许可审批和监管,加强总量控制,对地下水开采总量达到总量控制红线的,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