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玉田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河长制工作部署要求,全面履行县乡村三级河长职责,多措并举推动河渠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作,全县河流面貌持续改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逐步由“河长制”走向“河长治”,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健全工作体系,强化组织领导。一是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县级双总河长,县、乡、村585名河长上岗履职的组织架构,对50条河渠进行分级包抓。二是制定《玉田县2024年度落实河长制重点工作推进方案》,确定河长制工作年度目标任务,明确县、乡、村三级河长分工和职责,细化工作举措,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定期召开河长制工作专题会议,及时传达上级关于河长制工作的要求,研究推进河长制重点任务落实,破解重点难点问题,逐级压实工作责任。
二、加强巡查管护,强化履职尽责。一是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河长责任,坚持常态化巡查整治,2024年县、乡、村三级河长共巡河履职71033次,下达县级总河长令2件、县级河长令14件、河长制工作督办单97件、工作提示单2件,涉及问题点位223个,全部盯办整改到位。二是扎实推进“一河一策”,因地制宜,因河施策,全力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三是利用无人机巡河、视频智能监控等技术,对重点河渠实现水域岸线全覆盖监管,发现问题及时交办整改。
三、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执法监管。一是深化“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与芦台区、汉沽区和天津市宝坻区、宁河区签署《关于建立“河长+检察长”跨区域协同保护工作机制的意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保护领域相关问题,严格河渠水域岸线管控。二是建立“河长+执法”联防联控机制。推进上下游、左右岸联动共治,打破区域壁垒,与天津市蓟州区、宝坻区、宁河区召开联席会议4次,并会同公安、环保、农业农村以及辖区乡镇等14个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3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整治河渠四乱问题56个。三是探索“河长+防溺水”工作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组织各级河长巡河履职,对辖区河段水域游泳、钓鱼等人员进行劝离,严防溺水事故发生。
四、广泛宣传动员,强化思想引领。一是充分利用微信群、“玉田水利”公众号等平台开展河长制工作宣传,引导群众自主参与河道治理,不断增强群众对生态环境和河流保护的责任意识。二是以“幸福河”建设为依托,完成双城河幸福河杨老铺扬水站水情教育基地、虹桥镇东会村河长制公园、王铁铺闸休闲驿站建设,传承地方民俗风情,展示玉田特色水文化。三是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为契机,推进河长制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集市、进社区活动,2024年累计开展宣传活动5次,发放宣传手册1000余份,不断扩大河长制工作的公众知晓率和参与度,营造全社会爱水护水的浓厚氛围。
同心协力齐攻坚,一方碧水映蓝天。玉田县将不断深化河长制工作,坚决扛牢河渠管护责任,持续推动河长履职尽责,以河长制促“河长治”,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
来源:玉田县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