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关于设立农村供水保障问题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的公告

新闻动态 > 水利要闻

详细内容
发布日期:2024-08-13 15:36:26

水利部要求:做好汛期水利安全生产工作

 当前我国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强对流天气,安全生产和汛期灾害风险交织叠加,各类事故灾害易发多发。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汛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强汛期水利安全生产工作,严防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水利部办公厅7月17日印发了《关于做好汛期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各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汛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认识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深入分析研判汛情对当前安全防范带来的严峻挑战,结合正在开展的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统筹抓好安全生产和防汛救灾工作,打好汛期安全风险防控主动仗,坚决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二、压实安全责任,强化管控措施要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织密织牢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担负起安全生产第一责任,组织理研判本地区本单位存在的汛期安全风险,分类施策、靶向治理;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负责,加强协调,统筹推动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地落实;其他领导干部要严格履责,加大分管领域安全监管力度;综合监管和专业监管部门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强化落实约谈、督办帮扶等工作机制,运用“多通报、多发督促函、多暗访”等方式,督促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全面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要求传达落实到基层单位、管理现场,把防范措施落实到具体场景具体点位,把责任细化到每一个岗位、人员,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最后一米”。水利部直属单位要层层加强内部安全管理与监督,确保安全生产、生产安全。

 三、突出重点领域,强化风险防范要全覆盖推动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落地见效,把各项措施逐一落实到各级名单位、各企业、各工程、各项目安全管理过程中。当前水利工程施工正值高峰期,要吸取近期事故教训,紧盯高边坡开挖、隧洞施工、高支模施工、塔吊施工、挡水围堰、临时用电和油库炸药库、施工营地、员工宿舍等重点部位环节,在设计、施工、监理等各环节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加强对一线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坚决整治不按方案施工、盲目抢工期赶进度、恶劣天气强行组织施工等行为,严防坍塌、物体打击、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等事故,并做好在建工程安全度汛工作。水利工程运行要高度重视工程蓄水情况和水工建筑物、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动火动焊作业等重点部位环节,严防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窒息、中毒等事故,落实好预防灾害性天气的预案和措施。要做好水文监测及水利勘测设计、水利科研检验等安全管理,涉水作业时必须穿救生衣、系安全绳,水边活动要注意防滑、防跌、防陷、防落水,保障外业作业安全。要继续抓好三峡库区危岩崩塌防治和三峡枢纽工程运行安全管理,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和运行工程特别是调度、运维、机电、穿跨邻接项目的安全检查。要加强水库水电站放水安全风险防范,做好放水安全预警和提示等工作,做好水利风景区索道、缆车等特种设备和浮桥吊桥类设施项目排查,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夏季是用电高峰和火灾易发期,要特别重视水利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燃气及电动自行车等群众身边重点场所部位安全管理,加强安全常识宣传教育。在极端天气和其他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情况下,该封则封、该停则停、该关则关,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要按规定实行室外高温作业限时停工休息制度,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四、着眼极端情况,强化隐患整治要按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聚焦水利工程建设、工程运行、水文监测、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迅速组织开展水利安全生产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对发现的问题隐患要分级分类建立清单台账,科学制定处置措施,严格按照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的要求闭环整改,及时销号;对短时间内无法整改的,特别是在极端天气过程中易造成事故的问题隐患,必须果断采取风险告知、动态监测、现场警戒、人员撤离等措施,严防风险衍变和隐患升级。要严格落实安全监管法定职责,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督导检查,采取行政执法、事中事后监管、“四不两直暗访等多种形式,保持监管高压态势,把监管延伸到风险最突出基础最薄弱的基层末梢单位,特别是加强对小水库、小水电站、小堤防、小淤地坝和小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等“小散远”单位的安全监管,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各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

 五、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应急准备。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雨情水情汛情发展态势,加强水旱灾害风险研判和预警预报,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避险提示,落实预警“叫应”和跟踪核实机制。要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和工作机制,备足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督促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从业人员识险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切实做到责任到位资金到位、装备到位、措施到位。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制度,加强监测监控和巡查值守,及时报告有关信息。

 

 来源:水利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