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对政协唐山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3205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6-30 14:58     来源:唐山市水利局
【字体: 】     打印

九三学社唐山市委:

对照九三学社唐山市委指出的五点建议,我局高度重视,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认真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切实提高认识,落实推进措施

凝心聚力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和推动唐山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重要举措,列入全市“33458”总体思路中八个发展的重要内容,强力组织推动。202227日,市政府召开全市生态文明大会,在会上通过了2022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初稿,并印发了《唐山市城乡饮用水地表水供水一体化实施方案》和《唐山市城乡生产生态地表水供水一体化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全市生产、生活、生态地表水源置换工作。2022522日,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市级总河湖长会议,同步对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相关工作进行统筹协调,主管市长通报压采工作进展,市委书记就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针对项目不足,项目进度慢等问题,印发督办单7份,落实周通报、半月调度、月排名工作机制,有效推进全市压采工作进程。

二、做实前期工作,加大资金争取力度

为缓解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压力,保障我市生存发展、维系

河湖生态环境健康,主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争得上级政策、资金支持。一方面,积极推进引滦水回头。市委市政府成立引滦水回头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组织系统论证和课题研究。同时,主动向省政府、省政协和省水利厅领导进行专题汇报,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协调提交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多渠道营造有利态势。另外,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赴水利部专程汇报并与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水利部水资源司等部门对接。目前,我市提出的分配方案建议得到水利部领导的理解和初步认可,口头承诺在特殊枯水年减少天津市生态用水,保障我市生活、生产用水。另一方面,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及时申报2022年度丰南、路南、曹妃甸等3个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村灌溉水源置换项目,已通过省级合规性审查,中央及省配套项目资金6515万元已到位。

三、坚持高效利用,最大力度节约用水

坚持节水优先,统筹推进农业、工业和生活节水,提高节水成效。农业节水方面。应因地制宜实施农业节水,压减高耗低质低效农作物,推行小麦节水品种及配套技术,增加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压减地下水超采量。20162021年,全市共谋划农业节水项目113万亩,可节水0.8亿立方米,推广小麦节水品种89万亩,可实现节水0.4亿立方米。工业节水方面。应大力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废污水再生利用等节水工艺和技术,支持企业开展节水和再生水回用。分级建立重点用水单位监控名录,配备完善计量设施,强化节水监督管理。城镇节水方面。鼓励开展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城市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强制推行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加快老旧小区管网改造,大力实施市政老旧管网改造行动,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因地制宜推广城市园林绿化节水耐旱型植被,配套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目前,我市节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由2016年的45.47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28.79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由2016年的17.33立方米下降2021年的14.49立方米,推算可节约用水7779万立方米。

四、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水源置换

优化配置引滦和本地地表水、再生水,最大程度置换城镇生活、工业和农业取用地下水。足额用好我市引滦水指标,最大程度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城镇生活和工业方面。充分利用曹妃甸供水工程、乐亭三期供水工程和正在启动的丰南、南堡工业区等供水工程,对供水工程覆盖范围内工业用水户进行水源置换;市主城区进一步完善城区地表水厂改扩建工程,扩大地表水供水覆盖范围,加大地表水供水量,压减地下水开采量;加快推进城镇和重点工业园区地表水置换工程,通过新建、扩建地表水厂,配套建设供水管网,对城镇居民和重点工业园区地下水进行置换。以规模化集中供水为重点,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逐步扩大农村生活地表水置换范围。实现引滦地表水应接尽接、应通尽通、能用尽用。目前,我市已印发唐山市城乡供水地表水一体化规划,正在有序推进城市生活、工业水源置换项目。截至2021年底,已实施各类非农水源置换项目26处,可压减1.65亿立方米。其中,市自来水公司通过优化水源结构,实现压减地下水3515万立方米,正在实施庆南水厂扩建和管网延伸工程,实现地表水全覆盖,丰南城区已接通市区地表水。滦州、丰润、古冶、开平、曹妃甸正在实施工业和生活水源置换工程,其中丰润、古冶、开平、曹妃甸生活水源置换工程已纳入2022年民生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灌溉水源方面。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灌溉地表水置换工程建设,扩大滦河、陡河引水灌溉面积;在玉田南部、丰南西部、汉沽等地,充分利用蓟运河、还乡河、津唐运河河道径流,推进实施深渠河网地表水灌溉,减少地下水开采量。截至目前,我市已在乐亭、滦南、丰南、曹妃甸等滦下灌区和陡河灌区覆盖范围,以及古冶、开平陡河水库附近区域,实施农业灌溉水源置换及改造项目1655.58万亩,可压减1.62亿立方米。我市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外调水源和境内水库自产水源,其中外调水主要有潘家口、大黑汀、桃林口水库水。2012-2016年均引地表水4.75亿立方米,2017-2021年均引地表水7.03亿立方米,呈上升趋势。

五、深挖水资源潜力,扩大非常规水利用

实施再生水水源置换。鼓励开展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大力推行再生水利用,压减地下水。实施路北区、古冶区、滦州市、玉田县、曹妃甸区再生水回用工程,置换工业企业地下水,城市绿化、市政环卫等优先使用再生水,压减地下水。2021年,我市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已达到35%实施海水淡化利用。依托首钢京唐等钢铁企业,将海水淡化水作为重要新增水源并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全面推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要素资源集聚,补短板、强弱项,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目前海水淡化项目已建成海水淡化项目6个。根据《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省级节能专项资金备选项目的通知》要求,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二期海水淡化工程申报省级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奖励资金890万元。加大矿井疏干水利用。加强采矿疏干水开发利用。积极引导、鼓励境内采矿疏干排水单位及周边工业企业铺设管网、建设采矿疏干水净化和利用设施,促进采矿疏干水开发利用。推进采矿疏干水纳入水资源管理。将采矿疏干排水单位纳入取水许可统一管理,在疏干水出井口安装计量设施,录入省水资源税系统。加大采矿疏干水巡查管理力度。定期对各采矿疏干排水单位外排及开发利用水量进行监督检查,按季度核定上报矿井疏干水涌水量、外排量、利用量等相关数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