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对唐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135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10-13 10:57     来源:唐山市水利局
【字体: 】     打印

王丽代表:

您提出“关于持续推进唐山市水源地保护、备用水源建设和百姓饮用水安全的建议”已收悉,我局组织人员对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在汇总市城管执法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会办意见后,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水源地情况

唐山市自来水公司负责唐山中心城区居民生活和市政供水任务,供水水源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水源地为陡河水库,水源主要为潘家口、大黑汀水库调水。地下水源地包括北郊、西郊、荆各庄、大洪桥、大张刘等水源地。目前,地下水水源水质比较稳定,地表水水源因受上游水库来水和库区周边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问题。

二、水源地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陡河水库及上游邱庄、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库区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一是强力推进水产养殖清理工作。四座大型水库库区网箱及库周围网养鱼全部清理完成,库周池塘养鱼基本清理到位,陡河水库库区基本实现封闭管理,同时对上述水库周边水上餐厅、岸边餐饮设施、养鱼用库房、料房等建筑进行了彻底清理。二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近年来,我市结合生态文明村建设、农村连片整治等工作,大力推进潘家口、大黑汀、陡河水库周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村改厕工程,因地制宜开展库周农村污水治理,大力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罐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是加强陡河水库水质隐患防范。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旬报监测工作和水质在线自动监测,实时掌握库区水质变化情况。制定了《唐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陡河水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陡河水库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部分水源井关停情况

按照《唐山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要求,有序关停市自来水公司部分水源井,此举是完成唐山市区地下水压采任务的重要保障措施。同时为保证市区供水安全,市水利局正积极配合市城市管理局和市自来水公司开展城市供水应急备用地表及地下水源地选址勘察工作。

四、取水指标调整情况

随着城市供水管网的延伸和供水范围的不断扩大,供水需求会随之增加。市水利局将根据城市供水需求增加实际情况,依据取水许可审批权限,协助市自来水公司适时调整地表水、地下水取水许可指标,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五、宣传引导工作情况

针对我市水资源极度紧缺的实际情况,市水利局每年利用“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利用多种方式集中宣传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相关知识,积极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形成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畜牧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一是排查整治畜禽养殖等风险源,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将已经备案和符合备案条件尚未备案的大型养殖场(及时备案)纳入排查整改范围,做到全覆盖,确保年底前整改到位。二是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在规模养殖场或养殖小区,引导推广干湿分离、雨污分离、固液分离等技术,引导配套沼气治理工程、发酵床、有机肥处理工程等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重点推广种养结合还田利用和外置发酵床粪污处理模式,多形式推进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减排。三是严格养殖环境管控。督导养殖场户加强粪污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妥善处理畜禽废弃物,搞好环境绿化。四是加强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成立了唐山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唐山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方案》,5次发文调度工作或通报进展缓慢的县区。截至8月底,我市共有2052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纳入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工作,配套建设比例达到100%,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比率达到91.5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本章节内容由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七、应急和备用水源地规划建设情况

(一)唐山市中心城区供水现状

唐山市区现状人口160万,现状日供水量46万立方米/日,市自来水公司供水32万立方米/日,最高日供水量达35万立方米/日。根据目前供水现状资料以及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市地下水压采实施计划以及市中心城区水源地优化调整工作,预计城市最高日需水量达75万立方米/日,水源规划全部来自地表水源,为陡河水库地表水。目前,唐山市没有应急和备用水源。

(二)城市应急水源建设

由于应急水源与备用水源不同,是指为应对突发性水源污染而建设,水源水质基本符合要求,可以快速切换常用水源,最大限度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应急水源根据要求,可考虑地下水和地表水联合供水。受市政府委托,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正在对市中心区外围地下水源地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目前基本探明开平区郑庄子镇西新庄区域、丰南区岔河镇三神庄区域以及韩城镇东欢坨区域存在日供水能力11万立方米/日的地下水源,建议近期作为水源地优化调整后的地下水替代水源,远期作为应急水源。

邱庄水库为转输水库,自身产水量非常小,与陡河水库为同一外调水源,由于专家指出同一水源且相距不足30公里的水库不能作为备用水源,建议将邱庄水库作为应急水源,目前规划的邱庄水库输水管道输水量为15万立方米/日。以上合计应急水源供水量为26万立方米/日,可满足规划需水量35%的供水量,也可满足按照30%比例的居民生活用水量,以上水源可以作为规划应急水源地。其中地下应急水源分别接入北郊水厂、南湖水厂、西郊水厂供水;邱庄应急地表水源分别接入庆南水厂和净水水厂供水。

(三)城市备用水源建设

备用水源主要是应对干旱极端气候、周期性咸潮、季节行排涝等水量或者水质问题导致的常用水源水量不满足供水需求,能与常用水互为备用、切换运行的水源,满足规划期城市供水量保证率(保证率90%以上)。

目前,唐山市区地表水源单一,常规水源为陡河水库地表水,陡河水库为转输水库,水源来自上游潘家口-大黑汀水库转输,自产水量非常小,唐山市境内目前没有不同流域的地表水库,距离最近的桃林口水库位于秦皇岛市,但距离唐山市区100公里以上,且库容较小,不具备做为备用水源地的条件。

地下水源方面,根据《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五年实施计划(2018—2022年)》任务要求,唐山市制定了《唐山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施计划》,虽然正在进行地下水压采工作,但是由于地表水源单一,一旦地表水源被污染,城市供水安全将无法保证,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将积极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考虑建设地下水备用水源地。(本章节内容由市城管执法局提供)

八、保证百姓饮用水安全情况

备用水源地建设作为饮用水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十分重要,截至目前我市尚无备用水源,陡河水库作为目前市区供水唯一地表水源地,原水水质状况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供水水质的好坏。为保障供水水质安全,一直以来,自来水公司始终关注着原水水质变化,近几年来随着各项治理措施的持续开展,陡河原水水体从原来的Ⅳ类以上逐渐向Ⅲ类水体转化且Ⅲ类水体占比呈现上升趋势,影响水体类别判定的指标也在不断降低和减少,陡河原水水质状况呈现向好趋势,但仍存在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并每年出现季节性藻类爆发、水体嗅味等水质问题,供水水质安全存在较大风险和隐患。特别是今年6月份以来,陡河原水水体嗅味问题尤为突出,公司虽不遗余力、不计成本积极应对,但仍难以彻底消除因原水水质问题带来的影响。因此,在持续推进陡河水源地修复、治理工作的基础上,尽快尽早启动备用水源地建设显得更加迫切。

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市自来水公司秉承“安全优质供水,真诚服务社会”的企业理念,以水质合格达标为企业的“生命线”,千方百计加强对水厂运营的管控,想方设法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近几年,通过加强日常运行管理、强化技术措施保障、推动老旧设备设施改造、完善应急管理、积极推进老旧小区供水管线改造等措施,在不断强化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的基础上,根据原水变化的季节性特点,以试验数据为依据,及时调整水处理工艺,有效应对了原水水质突变,保证了出厂水质合格达标。(本章节内容由市城管执法局提供)

九、老旧小区改造情况

按照省统一部署,2018年我市开始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同年6月发布《唐山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唐政办字[2018]119号),明确了“完善供水设施(包括二次供水)”和“更换上下水管道”的具体内容。市住建局负责组织全市老旧小区摸排,督导各县(市、区)改造工作的落实,各属地政府按照属地负责制原则,负责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具体实施。

老旧小区供水设施和管网改造的实施,按照《河北省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冀建房[2018]14号)和《唐山市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技术导则(试行)和标准(试行)》(唐住建发[2018]191号)规定的改造标准和验收要求,由各县(市、区)组织产权单位、自来水公司、小区居民等多方筹集资金,在充分征求居民改造意愿的基础上实施改造,提倡使用不发生用水二次污染的新型材料。市住建局按照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改造项目申请央、省补助资金的支持,并对全市改造项目进行督导验收。(本章节内容由市住建局提供)

下一步,市水利局将进一步加大水资源节约保护力度,优化全市水资源统一配置,在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的前提下,为唐山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