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过后,仍出现多次强降雨,8月下旬降雨量较常年明显增多;极端天气频发,时刻考验着灌区防汛应急处置能力。为全力保障区域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唐山市滦河下游灌溉事务中心主动扛起责任,克服麻痹心理、厌战情绪,时刻保持应急状态,紧盯汛期安全关键环节,持续隐患排查、加强雨情水情监测、深化渠道巡查、扩大安全宣传,统筹推进防汛与防溺水工作,持续维护灌区安全形势稳定。
一、统筹协调,防汛责任再压实。面对汛期复杂形势,进一步压实责任,坚守防汛岗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细化到岗、落实到人,围绕灌区供水调度核心任务,科学调度,实时监测雨情水情,动态调整供水方案,确保供水抗旱与防汛工作科学转换;依照雨势,以用水户需求为基准,及时启闭闸门,精准调控供水量;立足全域安全,配合上游水库泄洪安排,全渠道引洪补足生态水;防汛关键期以来,累计补充生态水0.68亿立方米;结合渠道位置优势,助力周边村庄排涝,保障渠道周边村庄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排查检修,安全屏障再加固。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开展全域隐患排查,对灌区渠道、水工建筑物、用电设备等设施进行全面检修;清理渠道及闸前淤积杂物,保障汛期排水畅通;组建24小时应急巡查队,加密重点时段、重点地段巡查频次,劝离钓鱼、游泳等嬉水人员,及时处置突发险情。
三、宣传引导,安全意识再提升。在暑期防溺水工作收尾阶段持续发力,深化防溺水安全宣传成效,持续开展线下防汛、防溺水宣传活动,在入校宣传、发放短信提醒基础上,对渠道沿线、村庄周边警示标识、警示条幅进行再检查,对损坏条幅,及时补充;组织志愿者入村、入社区发放宣传手册,定期利用村广播循环播报防汛、防溺水安全知识,切实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守护暑期防溺水安全“最后一米”。
唐山市滦河下游灌溉事务中心将始终绷紧防汛安全弦,密切关注雨情及汛情变化,全方位做好应急值守工作,把各项防汛措施落实落细,筑牢灌区安全生产坚实防线。
来源:滦河下游灌溉事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