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唐山市滦河下游灌溉事务中心迅速统筹部署,压实工作责任,紧紧围绕汛期灌区供水调度,靶向发力、“三度”融合,做到供水抗旱与防汛科学转换。
一、紧盯工作重点,全面部署见“力度”。一是高位统筹,入汛以来,滦下事务中心组织开展3场次专题会议,专题部署、严阵以待、警钟长鸣,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坚持“预”字当先,系统防御,同时,坚持旱涝同防同治,严防旱涝急转,确保防汛安全和供水安全。二是强化应急值守。当前正处于防汛关键期,密切关注雨水情变化。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领导带班制度,重新审定应急预案,细化分工、压实责任,安全应对不同雨情、突发性险情的预防和处置工作,汛情应急响应一旦启动,滦下事务中心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靠前指挥,各分管领导、科室(所)负责人严守其责,确保防汛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牢牢守住灌区安全底线。
二、狠抓隐患排查,全力备战见“强度”。一是强化隐患排查。着力提升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24小时监测水位高度及流量,并监控工程设施及渠道沿线。高水位期间展开全天候、不间断、拉网式巡查,全面排查隐患,紧盯重点工程、重点区域、重要设施、重点部位,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巩固一处,入汛以来,累计查找风险隐患4处,现已全部整改完毕。二是强化防汛保障。进一步完善防汛调度预案,定期组织防汛业务培训,增强基层所站战斗力;夯实应急物资保障,对物资储备点防汛物资进行再检查清点,建立物资台账并定期盘点补充,确保防汛物资在紧要关头备得足、调得快、用得好。三是强化渠道畅通。开展全渠道漂浮物治理行动,重点对渠道内漂浮垃圾、杂草、废弃物等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加大对渠道周边排污、乱倒垃圾、随意堆放废弃物等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现累计清理垃圾63立方米,切实提升水环境质量。
三、拓宽宣传渠道,提升意识见“广度”。强化警示宣传,借助线上AI识别,组织人员对全岸线开展渠道巡视,对垂钓、戏水等人员进行劝导疏离,明确告知危险,减少安全隐患。持续开展线下防溺水宣传,沿渠增设涉水安全警示标语,对人员密集、高风险水域,增设警示牌181块;在沿渠两岸、闸涵、生产桥等危险水域的醒目位置悬挂防溺水条幅166条,警示提醒群众远离渠道周边。活用渠道附近村队广播站,切实扩大宣传覆盖面,让村民详知危险性,从源头杜绝水周边活动,切实消除涉水安全隐患。
唐山市滦河下游灌溉事务中心将始终把防汛安全摆在突出位置,时刻绷紧防汛安全弦,紧盯雨水情变化,严格落实各项防汛举措,强化巡查值守与应急准备,确保突发险情时快速响应、高效处置,全力保障灌区安全度汛。
来源:滦河下游灌溉事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