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关于设立农村供水保障问题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的公告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详细内容
发布日期:2025-03-17 01:35:24

唐山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用足用好国债资金 谱写市区幸福河湖建设新篇章

图片11.jpg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特大洪涝灾害事件频发,水利工程提标补强的必要性愈发强烈。唐山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抢抓机遇,用好用足国债资金,补足市区河道短板弱项,加快建设防洪安全高、生态宜居美的幸福河湖成为贯穿唐山市区河道监管中心2024年全年工作始终的重点任务。


一、以国债政策为指引,优化顶层设计


深挖政策潜力,积极争取资金指标。一方面,中心组织政策研究、工程谋划精干力量成立政策研究专班,深入研究国债资金使用政策,结合市区河道长期发展规划,科学谋划补短板项目,聘请财政专家针对国债资金政策进行专项培训,建立了从立项到审批再到使用全流程《国债资金使用手册》,明确从立项到支付全链条操作规范,为中心用足用好国债资金奠定总体工作路线。另一方面,中心强化对接沟通财政、审批、发改等部门,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扶持和省、市资金配套。同时,详细了解国债项目各项审批流程,提前梳理制定流程图、时间表,实现各项审批环节无缝衔接,确保在有限时间内高效推进国债项目。2024年,陡河马陡路桥-河北路桥增发国债项目、陡河下游治理超长期国债项目累计争取国债资金3.29亿元,省市配套资金1577万元,市区河道新增年度建设投资迈上新台阶。


强化前期规划,做优河道发展顶层设计。在前期规划阶段,中心组织设计专业人员、河道现场管理以及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对市区60余公里河道短板弱项全面深入调研,以老旧带病设施升级改造、现有设施提标扩面、新建工程适度超前为目标,科学合理制定设计图、规划册,着力提升城区河道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同时,结合省级幸福河湖创建工作要求,以国债项目防洪提标规划为主体,预留生态护岸、亲水步道、沿河节点公园等便民利民设施规划设计冗余,依托城市发展建设工程开展,将防灾减灾同幸福河湖创建元素同步设计,深度融合防洪排涝与生态景观、文化休闲等功能,不断优化顶层规划,打造“安全韧性、人水和谐”的现代水网体系,不断满足市区群众对幸福河湖美好水系环境的日益增长需求。


二、以项目推进为抓手,强化河道治理落地见效


抓进度,项目实施高效推进。一方面,加速推进前期审批工作。中心积极沟通协调上级审批单位,针对国债项目资金体量大、工期紧的特点,推动发改、审批部门开辟“绿色通道”,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最大程度压缩前期手续办理时间。陡河马陡路增发国债项目、陡河城区段超长期国债项目设计审批、财政审批等手续办理时间平均缩短近30%。两个项目如期实现开工,陡河马陡路增发国债项目年度内实现主体完工,中心负责的两项国债资金项目跑出了项目建设的“加速度”。另一方面,强力推进工程建设进度。中心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重要建设节点提前邀请专家研究专项施工方案。4个月时间完成马陡路增发国债项目2座橡胶坝、2座船闸主体工程建设以及4.5公里河道清淤。除此之外,中心将国债项目开展同环城水系综合治理以及海绵城市建设等工程建设相结合,新建亲水步道5公里、节点广场6处、月牙岛河岸湿地公园1处、贯通沿河慢行系统3处。工程建设稳步有力推进,河道治理成效显著,城区水系环境宜居、宜游度大幅上升。


控质量,工程建设安全高质。中心在项目开展之初选用施工经验足、业务能力强的骨干力量成立了质量安全监督小组,小组成员常驻施工一线,全流程监管施工作业安全与质量,持续组织质量安全监管业务培训,不断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同时,中心主动邀请上级质量监督部门不定时对施工质量进行督导检查。此外,对堤防护岸加固、深基坑支护、闸站改造等关键工程引入第三方质量监测机构,实行重点环节全过程监管。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型,中心多向发力确保国债项目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切实为市区河道发展提供基础支撑的优质工程。陡河马陡路增发国债项目全年施工未发生任何安全和质量问题,已进行市级优质工程申报工作。下步,陡河城区段超长期国债项目必将以更加严格的安全和质量管控措施,向省级优质工程冲击。


三、以资金支付为支点,助力区域经济稳步增长


国债资金担负着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经济使命。中心严格落实国债资金“加快资金下达拨付,尽快形成实际支出”的使用要求,建立“资金-项目-支付”联动机制,按工程进度分阶段拨付资金,确保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2024年,中心国债资金支付率达88.15%,稳步带动本地建材、劳务等市场需求增长,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200余个,2025年预计支出国债资金2.6亿元,以更加强有力的资金拨付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稳步增长。同时,国债资金的高效拨付显著带动水利建设“乘数效应”,资金的注入带动省市配套资金数千万元,吸引海绵资金等更多资金参与生态护岸、滨水文旅等综合开发,充分发挥出了国债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为我市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生态修复注入强劲动力。


下一步,唐山市区河道监管中心将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持续用好国债资金,在补短板、强韧性、惠民生中展现新作为,奋力书写“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城水共生”的幸福河湖新篇章,为服务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唐山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