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下灌区是华北最大的水稻生产灌区,从潘家口、大黑汀、桃林口水库引水,为曹妃甸区、海港经济开发区、滦南县、乐亭县四个县区供水。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保障国家水安全重要讲话10周年,一年来,滦下事务中心作为灌区管理单位,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方针,坚决落实省水利厅、市委市政府部署,围绕市水利局“11469”水利工作思路,锚定多元化发展、标准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现代化升级,为唐山南部沿海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水利支撑。
一、瞄准一个“突破点”,项目建设不断提速攀高
全力推进灌区国债项目建设,破解投资金额大、城区施工任务强、协调难度大、安全生产职责重等难题,施工前完成10万余棵树木砍伐和沿渠违建拆除;现涵盖40.36公里渠道疏浚衬砌、9座渠系建筑物的新建、改造升级的主体工程已完工,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新增工程建成后,干渠工程完好率将提升至100%,极大提高供水效率。
二、夯实两个“支撑点”,改革奋进不断优化拓展
一是水费收入持续提升。收入的提升保障足额落实工程维修养护和人员经费“两费”支出,推动灌区良性运转。二是农业水价改革持续攻坚。持续发挥省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作用,加强节水技术推广,细化支渠以下计量体系,对基层用水组织进行节水奖励,充分调动用水户节约用水积极性,不断释放节水潜力,激发改革活力。
三、激活三个“创新点”,数字灌区不断迭代升级
一是实现数字管理“一张图”。完成数字场景搭建,110km输水干渠全线配备76套视频监控,达到灌区用水计量精准化、用水监控自动化、水费收缴高效化。二是实现技术创新全天候监测。利用AI技术“云上”巡查,自动识别涉水行为,30个智能云喇叭进行警示驱离,形成中心、所、站三级预警。三是实现算法应用调度精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从需水预测、用水计划、配水调度、用水统计分析等形成水资源全周期管理,提升供水、调水效率,向建设“管用、实用、好用”的数字孪生灌区不断迈进。
四、聚焦四个“着力点”,灌区综合实力不断提质增效
一是供水服务持续完善。积极应对2024年水源水库存量不足、7月前灌区范围无有效降雨、供水前后旱涝急转等情况,不断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完善供水计划,协调上游水库及早开闸引水,在高峰用水时协调上游调蓄水量1100万m3,补足水源缺口,完成年度农业供水3.32亿m3、工业供水0.925亿m3、生态补水1.376亿m3,水资源配置持续高效、生态环境稳中向好。二是安全屏障持续加固。重点围绕在建工程,定期评估,保持隐患动态清零。紧盯重点人群,加密寒、暑期防溺水宣传,组织宣传进校园、发送12.5万条防溺水短信提醒、设置440余个警示标识标语,增强防范意识,维护灌区安全稳定。三是文化蓄能持续聚力。灌区文化成果被中国灌区协会、省水利厅等部门收录。灌区建设获《中国水利报》专版宣传,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灌区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四是职工风貌持续上扬。用“骨干培养、基层锻炼、蹲苗计划”等方式,打造后备人才储备库。全体职工积极投身于国债项目攻坚、供水服务前沿、基层巡查一线、乡村振兴等实战场景中,磨砺应变思维,引领各项工作迈向新高度。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也是灌区发展的关键之年,滦下事务中心将持续紧扣中央、省、市要求,持续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以务实作风、创新举措,凝心聚力,为我市充分发挥经济大市挑大梁作用,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提供坚强水利支撑,续写灌区高质量发展新华章!
来源:唐山市滦河下游灌溉事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