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唐山市海港开发区200余家四上企业、2000余家单位商户和近3.3万户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保障供应单位,多年来,唐山海港开发区供水工程管理中心始终将安全与供水牢牢“绑定”在一起,在实践中,总结出“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度”的三本工作“秘籍”,三管齐下“提炼”出了有海港供水特色的安全文化标签,实现了以安全文化提升安全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个单位没有良好的安全文化,就会失去健全的灵魂、明确的方向,而宣传氛围浓厚的外部环境,就犹如给安全文化“穿”上了形象突出的外衣一样,让单位安全文化的“门面”更加亮眼。清晰的认知到这一点,海港供水工程管理中心首先从打造自身专属特色安全文化环境入手,在整体布局上科学谋划、在时时处处下功夫、在细节上费心思。在收费科工作多年,刘悦平时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都是在外出抄表等工作中度过的,平时大半个月都在外忙碌,遇到忙的时候,更是很少有时间在办公室办公.对她来说,从去年开始,每次回单位,都能感受到新变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环境越来越好了,比如我们的收费大厅,挂上了安全宣传标语,办公环境也都进行了安全梳理,不仅更换了一些老旧的办公设备设施,还从安全的角度对插线板等进行了调整,无论是我们员工还是办事群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走哪都有安全宣传,抬头四处都有安全。”说起单位创建安全文化示范单位以来的变化,刘悦如是说。正如刘悦所说,在安全文化环境建设上,海港开发区供水工程管理中心确实是舍得投入、舍得花时间、舍得费工夫。在中心主任任印强看来,一个安全、规范、标准的工作环境,对职工来讲有着绝对的正向激励作用。在创建之初,他就要求,一定要把安全环境可视、可学、可传播作为支撑点,全力打造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为此,海港开发区供水工程管理中心专门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的安全文化创建工作小组,选拔单位安全素质高、工作有经验的人员执行具体工作,进而用一年多的时间,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和落实工作。作为这项工作的具体执行者,路亚超既经历了环境提升之初的头脑风暴,也经历了具体落实之时的成就满满。路亚超说,为了结合单位实际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氛围,真的是走遍了单位的各个地方,需要按照规程要求落实的安全标识要细化完善,能够利用进行安全宣传的地方更是一个都不能遗漏,路亚超说:“打造安全环境,不是简单的挂上条幅、贴上标语.....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这项工作,既展示了我们的安全文化,也通过这种时时处处的展示,让安全文化更加鲜活、更具生命力。”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海港开发区供水工程管理中心专门购置了安全宣传大屏,自此,每一位到海港开发区供水工程管理中心的人,进办公楼前,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实时滚动的安全宣传;在办公楼的楼道内、办公室内、甚至是休息场所,符合供水工作实际的安全宣传标语、安全提示总能给人以心灵的触动;宣传栏里,定期更新的安全知识、安全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传递的是海港开发区供水工程管理中心对安全的重视和对安全文化的渴望。为了让安全文化的“气息”感染每一名职工,中心还专门将职工读书室、活动室等地专门重新布置,真正实现了让职工在工作中时时处处都能看到安全、感受到安全,“曾经有位来我们中心办事的大哥,离开前跟我开玩笑说,在你们这,到哪都是安全宣传,想不看安全都难。”话语间,路亚超透露出满满的自豪感。而时时处处有安全这个承诺,也在中心打造安全文化环境中被不折不扣地做到了实处。安全文化建设是促进职工安全行为素养养成的重要手段,只有让单位的安全文化真正的入心、入脑,安全文化才算真正的“活”了,进而才能让员工在安全文化的“滋养”下成为真正时时处处想安全的高素质安全人。为此,海港开发区供水工程管理中心将工作重心放在内化于心至上,主任任印强更是再三强调,要打造出一支懂安全、知安全、要安全的安全队伍。目标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追寻才能实现,对照这一终极目标,海港开发区供水工程管理中心提出了提升人员安全素养的“三强”计划,即强化人人参与、强化素质提升、强化重点教育,以期着力培养职工的安全“芯”。“同志们,现在开会,今天我要跟大家一起学习的是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2022年6月,在海港开发区供水工程管理中心“一把手讲安全”专题活动中,主任任印强为全体职工上了一堂精心准备的安全课。为了强化职工素质提升,中心每年都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专门的培训学习计划,并实打实的落实到位,而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培训和学习活动,也成了每位中心职工工作中的早已熟悉的“习惯”,对此,职工冯丽萍深有体会:“我在办公室工作,平时开会学习,不仅要参加,还会负责相关的拍照记录,感觉我们单位,真的是逢会必讲安全、事事都离不开安全,不管是安全生产法的学习还是和我们工作相关的安全知识学习,就感觉在这种氛围下,就很自然的要参与进来,认真的学习。”日常的集中学习让每名职工都在素质提升计划中“不掉队”,为了让每名员工都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的参与其中,中心还组织了一系列的安全主题活动,从安全隐患与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到安全知识竞赛、再到“安全隐患我来找”、安全文化主题征文活动,还有重点时间节点的系列活动,基本做到了周周有学习、月月有活动、年年有提升,贯穿全年的活动不仅调动了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也让职工真正的做到了全参与、受教育、让安全入脑入心。“在我们单位,就是不管你做的是什么工作,安全都得放在第一位,像我在办公室工作,也得时时处处想着注意安全,像日常用电、用水,包括交通安全都要注意,从自身做起,也是为单位整体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谈到对安全的理解,冯丽萍说出的是自己的心声,更是对海港开发区供水工程管理中心安全文化“内化于心”成果最好的展示。如果说安全文化的塑造需要从内到外的“加持”,那么,全面严谨的安全制度体系建设,就更能让全体职工在参与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单位安全水平的过程中,有章可循、有章可依、有章可用。安全制度哪里都有,但是否符合单位工作实际、是不是能够真正的在实际工作中指导安全工作的开展,需要的是系统的梳理和完善,在这项工作上,海港开发区供水工程管理中心从构建安全文化制度体系入手,逐一完善、环环相扣,以期将安全文化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安全文化建设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科学的运行机制,只有制度完善了,渠道才能畅通,才能形成我们专属的制度文化,以此来立规矩、讲安全。”说起安全文化制度体系建设,中心副主任王锐深有感触,在打造省级安全文化示范单位的两年多时间里,王锐作为这项工作的主管领导全程参与其中,在他看来,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来自于实践,而实践工作中如何落实安全,关键还是要靠完备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海港开发区供水工程管理中心依据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专门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对单位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做了详细具体的规定,这一汇编也成为了指导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纲领和行动准则。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最终要指导具体的安全工作,为了让制度深入人心,单位主要负责人带队开展隐患排查、安全检查等,按章操作、按制工作,也成了每名职工的工作准则,在这一点上,工管科梁伟深有体会:“我们日常负责的是安全巡检、管道维修等工作,有些时候难免犯经验主义,尤其是一些工作时间长的职工,觉得都是按照以前的经验来的,没必要一板一眼的按照安全制度来操作,但是通过这几年单位的安全制度不断完善、奖惩措施的落实,更重要的是通过警示教育等学习,现在大家从内心对安全更加敬畏,自觉的约束自己要遵守规章制度。”安全制度的完善和落实,让人人要安全的主动性越来越高,自我约束能力越来越强,时时处处为安全的行动力也越来越强。当企业文化有了安全的“注脚”,企业的内核就有了核心灵魂,以安全文化促企业发展,是唐山海港开发区供水工程管理中心致力于企业安全发展时的坚定选择,更是以实际行动对社会大众做出的郑重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