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关于设立农村供水保障问题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的公告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详细内容
发布日期:2023-07-23 08:52:16

滦河下游灌溉事务中心谋定而动,精准发力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484.jpg

盛夏时节,万物荣华,滦河下游灌区近70万亩稻田目前长势良好,一片绿意盎。灌区稻田已进入拔节孕穗期,水稻需水量较大,加之气候炎热,不适合长时间深水灌溉,结合控水灌溉、浅湿灌溉,烤田灌田交替,需水情况繁杂多变。兼之今年少雨干旱,灌区供水任务重,汛期内还要预防旱涝急转,民众用水需求随天气、稻田长势变更频繁,给精准供水带来难度。

此时是供水关键期亦是挑战期,为确保水稻植株稳健生长,滦下灌溉事务中心通过早谋划、强部署,“三谋三定位”、精准发力、科学供水,推动灌区粮食安全,最大程度保证粮食稳产,助农增收,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农业供水约3.25亿m3(含冬春灌供水0.45亿m3,生长期供水约2.8亿m3)。
“谋全局”计划供水,摸清需水底数。灌区灌溉涉及两区两县,中心主动对接用水户,坚持以供水需求为导向,倾听民意,以供水会议,摸清各县区、场镇用水情况需水底数;总结供水经验,结合今年雨情、水情,实时预判调整;走实供水调研,深入田间地头,查看水稻生长情况,掌握水稻各时段需水,因地制宜,科学优化供水计划
“谋重点”工程建设,畅通供水渠道。全力推进灌区现代化升级,强化灌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全域治水清水润城”输水干渠工程项目,稳步推进“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滦河下游灌区总干、干渠、支渠等骨干工程完好率达到 92.5%,集中解决灌区供水计量不准、引水不畅、渗漏、淹地和渠系末梢用水困难等问题,合理运用蓄水、引水工程,多拦多蓄灌溉水,保障供水需求,最大限度发挥灌溉效益。
“谋细节”消除隐患,提早干预防范。为解决多年水草严重阻水难题,与生长期供水相结合,在关键期增加闸前后水位差、重点渠道高水位运行,压制水草野蛮生长。利用割草船有效清理,及时打捞,遏制水草大范围爆发。预防汛期可能出现得旱涝交错、旱涝并存、旱涝急转等各种情况,周密防汛部署,清单化储备,在常态防汛物资基础上添加防溺水应急物资;20万短信通知、入3所中小学校宣传、巡查小喇叭广播、沿渠悬挂条幅等形式,落实汛期、暑期渠道沿线安全宣传;开展灌区防汛抢险演练,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思路定位”精准调度,确保水源供给。采取引冬灌水缓解生长期用水压力,调控供水节奏,依照农业生产先后,结合各县区实际用水高峰,有效错峰,避免用水矛盾。以供水计划为蓝本,实施先调引桃林口水库水量,用水高峰时调引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量的调水良方,适时调整,在上游水库大力配合下,多频次、高效率完成调水任务,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保障全域农时用水。
“要求定位”规范管理,夯实安全根基。大力推进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实现闸站水文水质实时监控、泵房远程监管,提升水位、流量等信息采集的精准度。用水管理信息平台监控数据接入,实现用水户全口径管理,有效提高灌区智慧化管理水平。落实渠道综合治理,对渠道土地边界和树木情况进行规范管理,制止清理开荒、非法种植、制止倾倒垃圾、拆除违建等42起。推动安全管理,提升全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明确分工,恪尽职守,对渠道进行高频次、交叉安全巡视及水情全天候监控,落实查“岗”、查“水”、查“安全”凝心聚力保障灌区供水安全、工程运行安全。
“目标定位”能力提升,优化供水效能。以节水高效为出发点,提高灌区灌溉水利用率,由0.55提高到0.62,形成完善的节水灌排体系,保证二淋水的重复利用,同时大力推广稻田整地和节水控灌等节水技术,灌区工程节水综合效益明显,一年节水5000万立方米以上,节约水资源同时缩短引水灌溉周期。坚守初心,践行使命,服务于民。闸站人员24小时坚守,不舍昼夜,栉风沐雨,在用水高峰期,快速回应群众诉求,缩短启闭闸门反应时间,提升供水效能,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助农增收,彰显有“效率”、有“温度”的灌区供水服务。